毛竹低產林改造有哪些技術環節
首先要分析造成低產竹林的原因,然后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。掠奪性經營造成的低產竹林,改造的關鍵措施是改善立地條件和調整竹林結構,如開展林地墾復,多施有機肥或以草代肥埋青,少挖或不挖鮮筍,加強留筍養竹,每度要留足新竹60~70株,同時要把4度以上的老竹伐除,使竹林內的幼壯竹占75%以上,每畝立竹數達150株以上;荒蕪的低產毛竹林,改造的措施是強化墾復,進行劈山清雜,鋤草松土,促進地下竹鞭復壯,每畝立竹數少于100株的竹林要加強留筍養竹,大幅度增加立竹株數;立地貧瘠的低產毛竹林,改造措施應以保持水土為根本,必要時采取帶狀墾復,盡量保護竹林內的闊葉樹和林下的陰性雜草,強化護筍養竹,增加立竹株數和竹林郁閉度,形成較差的立地條件下有良好的生態環境,從而提高竹林產量。